在这个物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,市场上约有49亿可联网的电子设备,而这个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250亿,于是,越来越多的设计开发者也进入到物联网领域。作为物联网应用的大哥大——应用蓝牙模块在智能蓝牙上更是设计开发者的首选研究对象。
蓝牙(Bluetooth)技术创始于1994年,作为RS232数据线的替代方案。在某种意义上来讲,它和Wi-Fi是互补的关系。目前,市场上已有数以十亿蓝牙设备,包括手机、平板电脑、个人电脑、电视,甚至机顶盒以及游戏机,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依然会呈增长趋势。蓝牙技术版本繁多,从V1.0, V1.1, V1.2, V2.0, V2.1, … ,一直到最新的V 4.0, V 4.1, V 4.2。其中,蓝牙4.0,现在又称智能蓝牙(Bluetooth Smart),因蓝牙模块低功耗的特点(较老版本降低了90%),正在成为物联网中一大部分不追求高速传输的应用首选,也正是因为蓝牙4.0,才使得现在众多可穿戴设备成为了可能。
选择蓝牙模块时,最关键的三个因素为:速率,范围和功耗。过去的10到20年,科技界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数据更快的通过无线进行传输,从而使无线通信系统的复用方式、编码方式、调制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,处理运算的成本与功耗也在同时增加。 对于蓝牙技术,本身并不是以高速度传输见长,如果您的应用对速率要求很高,建议您考虑例如802.11n/802.11ac这类高速Wi-Fi协议。很多蓝牙模块也会同时嵌入蓝牙功能,以扩大设备兼容性。相反,如健康监控、安全监控更在乎连接性,那么功耗指标将是首选。
所以想要找到搜寻到合适的蓝牙模块,一定要从这三个关键因素去评测,这样才不会被市场上良莠不齐的芯片所坑到。